分享到:

西北卫生人才信息网甘肃卫生人才网,兰州卫生人才网,甘肃医药人才网,兰州医药人才网,技术支持:兰州时代动力网络公司

联系资料

西北卫生人才信息网
所在地区:
甘肃省 兰州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931*******
传真号码:
0931*******
联 系 人:
刘经理
移动电话:
1391*******
电子邮箱:
***3831399@qq.com***

陕西医疗信息网对委员会主任戴征社如何为医改攻坚护航的采访

发布于 2015年02月02日

[摘要]陕西医疗信息网对委员会主任戴征社如何为医改攻坚护航的采访 医疗卫生是关系群众生命健康,改善民生条件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年两会期间,一系列医改焦点话题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讨论,面对这些民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在两会间隙,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戴征社接受了本报专访,畅谈医疗卫生部门的新举措、新打算。
信息网对委员会主任戴征社如何为攻坚护航的采访
医疗卫生是关系群众生命健康,改善民生条件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年两会期间,一系列医改焦点话题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讨论,面对这些民众关注的现实问题,在两会间隙,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戴征社接受了本报专访,畅谈医疗卫生部门的新举措、新打算。

    记者:针对居民反映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戴征社:我认为这次的民意调查的结果很真实,反映了群众内心的想法,所以我们医疗卫生部门也在思考,为什么老百姓对于医疗关注度居高不下?为什么大家总觉得看病难、看病贵?

    客观上讲,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健康宣传力度的加大,百姓对于个人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说明社会进步、居民健康意识在提高,但正是因为大家的关注,也反映出医疗卫生系统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首先,由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均衡,发展速度不能满足百姓持续增长的需求;其次,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简单来说就是“基层缺人、看病能力不够”和“大人满为患、服务供给不足”,所以百姓总是感觉看病很难;第三,整体医保制度水平不高,看病贵的问题没有从制度上得到真正解决,个人医疗卫生支出的增长速度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再加上医疗费用高、大病群体难以得到有效救助的问题,必然会让百姓滋生“小病花钱多,大病报不了”的负面心理情绪。

 

    让百姓从医改中获得最大实惠

 

    记者:过去的一年中,对于陕西省医疗条件的改革或解决群众就医等方面,省卫生计生委做了哪些工作?

    戴征社:2014年,面对医改攻坚期、计划生育政策调整期、机构改革融合期“三期叠加”的形势,我们为改善群众就医条件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了新突破。加强医改的顶层设计,在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推出多项政策措施,其中1市10县综合改革试点开局良好,大胆探索创新。延安市医疗集团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宝鸡市组建5个医疗联合体,为下一步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打下良好基础,体制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

    其次,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全面启动《百姓健康》系列健康教育栏目,加强医疗卫生教育宣传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推动卫生工作由以治为主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提高全民健康素养。

    第三,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全面完成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省人民医院和省中医医院等33亿元的重大项目;针对基层缺人的问题,实施卫生人才“三万工程”,引导医师资源向基层流动。

    第四,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严格医疗机构审批,规范医疗服务要素准入管理,积极调解医疗问题纠纷,切实保证医疗质量安全。

    记者:通过改革发展,我省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哪些成效?

    戴征社:我们省的医改起步于2008年,早于全国一年,从基层的标准化建设做起,经过5年多的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第一,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硬件建设基本到位;财政补偿基本到位;医务人员技术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从而促使基层医疗体系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第二,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完善,新农合保障能力不断提升。从2008年到2014年,政府补助标准由人均80元提高到350元,人均筹资由90元提高到430元,参合率由91.58%提高到99.44%,基本做到全覆盖。大病保障制度初步建立,22种大病补助比例达70%。第三,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初步建立。通过“招标、价格、配送三统一”的办法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销售。第四,公立医院改革取得积极进展,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突破口,2012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第五,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水平不断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成效明显,五年来,全省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由240.22/10万下降到207.73/10万。

    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的改革,陕西医疗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尤其是医改实施五年来,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与2008年相比,孕产妇死亡率由44.88/10万下降到15/10万,婴儿死亡率由19.58‰下降到7.2‰、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68岁,提前实现了国家“十二五”医改规划确定的健康指标,这是我省老百姓从医改中获得的最大实惠。

 

    中国医改的陕西样本

 

    记者:当前医改踏入深水区,面临很多深层次矛盾,如何才能推进工作?陕西省医改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戴征社:医疗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性矛盾愈加凸显。尽管我省医改取得显著成绩,但当前推进医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还不够,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没有形成。

    改革深水区主要还是体制机制问题,我认为这方面目前存在四个问题:首先,体制创新不够,上下级部门没有完全打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渠道还不够畅通;其次,中央提出医改要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实现可持续性这“三性”,但是现在环境保障还不到位,没有解决编制、床位以及财政补偿等多方面的问题;再次,大医保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城乡统筹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第四,卫生大格局还没有建立起来,影响人健康的因素很多,除了处理好防治问题之外,还要调动社会资源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中央提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不论出台任何政策,都要首先考虑是否会影响百姓健康问题,但要做到这一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不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新的形势下,我们一定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紧抓机遇,直面挑战,勇于担当,下大力气攻坚克难,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计生事业。

    记者:目前陕西在医疗改革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是否走在全国前列?

    戴征社:我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被誉为“中国医改的陕西样本”,刘延东副总理曾对我省公立医院改革作出重要批示;其次,李斌主任等国家卫生计生委领导对我省1市10县综合改革试点、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百姓健康》系列宣传教育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第三,体制机制创新,去年延安市和宝鸡市分别组建了医疗集团和医疗联合体,推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第四,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按照下放权力、降低门槛、同等待遇三项原则推动工作开展。

    国务院医改办对我省医改工作督导评估后指出:陕西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医改工作,市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在全国率先出台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意见,医改工作到了加快推进的新节点,一些做法和经验值得在全国推广。

 

    政府一张屏,百姓一张卡

 

    记者:今后还将从哪些方面提高我省医疗水平,破解居民看病难题?

    戴征社:2015年我们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继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加快建立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落实政府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投入责任,完善政府补助、服务收费两个补偿渠道,在发展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同时,还要将经验推进到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中,选取部分城市作为试点开展工作。

    二是扎实开展1市10县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和综合监督体制,在10个试点县加快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形成较为完整的制度框架,为全省做出示范。

    三是要在全省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医保支付、价格杠杆等措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引导病人合理就诊,构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

    同时,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突出解决基层医疗能力弱的问题,加快信息化的建设,建好省、市、县三个平台,推进省市县三级信息化平台和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六大信息系统。

    全面发行居民健康卡,初步实现“百姓一张卡、政府一张屏”的目标,打通信息系统,政府部门通过电脑可以查看居民就医情况,而居民只用一张卡,就能在全省范围内挂号看病、付款治疗、社保报销,提升信息资源整合能力,避免重复检查、过度医疗的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完善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生育服务四项制度,加强行业行风、干部队伍两个队伍建设,实现大卫生格局、计划生育工作方式的两个转变,坚持预防为主方针,推动卫生工作由以治为主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转变;准确把握医疗卫生公益性、专业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推动卫生工作由系统内部向全民参与转变,着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人民健康、增进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