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校园文化建设三大专业机构校园景观雕塑多功能教室学学校VI

联系资料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28-*******
传真号码:
028-*******
联 系 人:
廖老师
移动电话:
1330*******
电子邮箱:
***anwenhua@163.com***

校园文化建设:四川非遗古蔺花灯专题研究进校园

发布于 2015年02月07日

[摘要]"幺妹,唐二有请”,这耳熟能详的唱词,出自被誉为南方“二人转”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近日,古蔺一小举行了《古蔺花灯与小学艺术教育整合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专题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幺妹,唐二有请”,这耳熟能详的唱词,出自被誉为南方“二人转”的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蔺花灯。近日,古蔺一小举行了《古蔺花灯与小学艺术教育整合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进行专题研究,填补了该领域研究的空白。

      古蔺花灯起源于唐宋,据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古蔺花灯民间俗称 “扭扭灯”,是自唐朝以来盛行于古蔺县境内的一种民间歌舞,是一种以民间舞蹈表演为主,以打击乐器(锣、鼓、钹)、琴弦乐器(二胡)为伴奏的民间民俗文化活动,具有“要逗要笑、要拽要闹、要唱要跳”的表演风格。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后,古蔺花灯已成为民间的一枝独秀,被誉为四川的一朵金花,古蔺县因此而成为闻名遐迩的“花灯之乡”。2007年被列入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多元文化观念的不断交融与更替,具有古蔺地方特色文化符号的古蔺花灯,正面临着传承与创新的困局。古蔺一小着力以“质量为生命,特色为灵魂”的办学思路,高位求进,不断整合教育资源,对古蔺花灯与小学艺术教育如何有机整合进行专题研究,因地制宜地将这一具有浓郁特色的艺术文化融入到小学艺术教育实践研究工作中。

      “力争通过三年的时间,通过建立“合唱团”、“舞蹈队”等实体,开展相关的艺体活动、“采风”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等活动,把古蔺花灯的说唱逗演等精髓进一步挖掘整理,开发校本课程,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建立起特色校园文化的,为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提供典范。”古蔺一小校长、课堂研究组组长陈刚说。

      古蔺县教育局、文体广电局、县文化馆和县教研室等相关专家参加开题报告会,要求课题研究的目标要具体化,研究的内容要精细化,让古蔺花灯提档升格而不断换发出生机与活力,同时将这项非遗文化传承和普及到校园,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最后,古蔺一小老师刘淑华还上了一堂综合实践活动课《走进古蔺花灯》。

      据悉。古蔺一小编导的《闹花灯》在四川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大赛、2012年四川少年儿童国庆文艺晚会中,分别荣获小学组一等奖,并荣获2013全国各族少年儿童迎新春电视文艺赛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