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宿迁市博美园林景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专业做:宿迁厂区绿化,宿迁园林绿化,宿迁别墅庭院,住宅,别墅,酒店,高级会所景观,厂区景观,屋顶花园

联系资料

宿迁市博美园林景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江苏省 宿迁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527*******
传真号码:
暂无
联 系 人:
李威
移动电话:
1301*******
电子邮箱:
暂无

宿迁园林绿化建设分享城市生态化浅论

发布于 2017年04月18日

[摘要]“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化前的城市工业化 
 
18世纪60年代,由英国兴起的工业革命,给这个消沉已久的世界带来了新的动力。随着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的问世,人类社会从此进入了工业化的进程。由于机械的快速高效的生产力,让当时社会的主要生产动力——手工劳动的工人大大减轻了负担,资本家也享受到了工业带来的巨大财富,“工业”,这个新生代名词不断的发展演化。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久后,社会格局的变化又同时促进了第三次的工业革命,人类真正进入到了依赖工业生活的时代。

工业化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来源,逐渐成为城市的经济主导,城市内的工厂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低位,除此之外,在建筑、规划等各个领域,工业化产物也成为主要的物料来源。在建筑的用材上,钢筋混凝土成为了主要的支撑材料。城市里,一座座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拔地而起,于是由此产生了“城市的工业化”。 
 
二、城市工业化向城市生态化的转变

工业给城市带来的新生活力,令人们感到应接不暇,城市里大量兴建现代化的工厂,着力发展高新科技,追求一鸣惊人的工业建筑,一时间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城市都以工业的发展相媲美,整个世界的主要城市是“千城一貌”的工业化。可是,好景不长,任何好的事物总有弊端,迅猛发展的工业逐渐的显露出他的尾巴,那就是对环境的破坏。

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质量也逐渐的降低。昔日的蓝天白云、绿草如茵也成了城市里难得一见的风景,大量的自然灾害随之而来,各种“城市病”的流行是许多都市向往秀美的田园风光。城市变成了人与自然矛盾最突出的地方,而探索城市发展的内涵和方向,规划未来城市最美好的蓝图,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世界各国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16届会议上,提出了“关于人类聚居地的生态综合研究”,“生态城市”概念应运而生。这一崭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一提出,就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到20世纪后期,“生态城市”已经被公认为是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1999年10月,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在其调查报告《为人类和地球彻底改造城市》中指出,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将规划本国城市放在长期协调发展战略的地位,而其大方向只能选择走生态化的道路。  
 
三、城市生态化概述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所谓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简单地说就是社会——经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蕴涵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具体地说,社会生态化表现为,人们拥有自觉的生态意识和环境价值观,人口素质、生活质量、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有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接受教育、人权和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经济的生态化表现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消费、交通和住居发展模式,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推广生态产业和生态工程技术。对于经济增长,不仅重视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的提高,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节约能源、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矿物燃料使用率,研究开发替代能源,提倡大力使用自然能源。

四、城市生态化的现状

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对生态化城市的提出,人们开始逐渐的重视起与其息息相关的生产、工作和生活等环境的质量。全世界各国对兴建生态城市纷纷有所作为。

具体措施总结有以下几点:

1、搞好生态城市规划和设计

生态城市建设是在参与或改造原有城市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建立新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内容主要包括:①建立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体系,合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要求,实现对生态城市调控和管理的高效运作。②要把城市、区域规划和国家不同层次的规划结合起来,使城市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达到与区域共存、与自然共生。③把空间环境和生态经济体系规划相结合,寻求区域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整体最优化方案,追求整个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最佳效益。

2、更新观念,实现三个转变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摒弃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外延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人对自然的统治关系转变为和谐统一的共生关系;二是向自然单纯的索取转变为补偿与索取相结合;三是统一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任务,包括利用自然,也包括保护自然。

3、创新技术,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运用现代的生态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并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从而使城市经济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变,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供需平衡,使自然生态环境的生产能力、自我恢复能力和补偿能力始终保持较高的水平,实现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  

4、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重视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要把城市的能源系统、污染处理系统、食物供应系统结合起来,从而使完善的基础设施能够修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同时,要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首先应遵循生态原则。从最大限度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出发,因地制宜,选择绿化树种、灌木的搭配及花卉的点缀等;其次是遵循文化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城市的文化特点、历史脉络、地域风俗,并将其融入园林绿化之中,使城市园林绿化向着充满人文内涵品位的方向发展。  

5、运用法规体系 

强化公民和政府的环保意识。生态城市应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一要靠教育,二要靠法制。通过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要给予法律制裁。只有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以形成并强化,生态城市建设才会发展,整个国家的生态环境才能得到改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决策者的环保意识,只有决策者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有效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宏观保护,使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

针对以上五项措施,从城市的总体的布局、居住环境设施、城市噪音监控、工业生产和生活的污水及垃圾的处理、旅游文化的开发、历史遗迹的保护、相关法律条文的制约等各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详细的部署,为建设生态城市日趋努力。目前我国每年都会定期评定一些卫生城市等,目的是为了鼓励各大城市对城市环境的关注,其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服务民生。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计划2018年在距离首都阿布扎比不远的荒漠上建造一个名叫马思达尔(阿拉伯语意为“源泉”)的小型生态城市。城市面积约7平方公里,9万人将在那里工作,包括5万常驻人口。马思达尔市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排放有害物质的城市”。负责这个生态城市建筑设计的是英国设计师诺曼·弗斯特。 这是世界上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