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北京青云斋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北京青云斋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书画经典

联系资料

北京青云斋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北京市 北京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暂无
传真号码:
暂无
联 系 人:
张老师
移动电话:
1531*******
电子邮箱:
暂无

书法学习最常见的五个问题

发布于 2018年07月14日

[摘要]执笔和拿筷子一样的作用。筷子能按人意志夹起食物来即算是拿对了,笔能如人意志在纸上划出道来,也即是执对了。

北京书法培训机构分享的书法学习最常见的五个问题

1、怎么样执笔才算是好?是否一定要悬肘? 


执笔和拿筷子一样的作用。筷子能按人意志夹起食物来即算是拿对了,笔能如人意志在纸上划出道来,也即是执对了。 
 
至于肘的悬起,不是为悬而悬的。大约五代北宋以前,没有高桌—席地而坐。左手拿纸卷,右手拿笔,纸卷和地面约成三十余度角,笔和纸面垂直,右手指拿笔当然只能像今天拿钢笔那样才合适,这就是被称的单勾法。这样写字时,脱和肘都是无所凭依的。不想悬也得悬,因为无处安放它们。这样写出的字迹,笔划容易不稳—而书家在这样条件下写好了的字,笔划一定是能在不稳中达到稳,效果是灵活中的恰当,比起手脱死贴桌面写出的字要灵活得多的。 
 
从宋以后,有了高桌,桌面上升,托住腕臂,要想笔划灵活,只好主动地、有意地把腕臂抬起些。至于抬起多么高,是腕抬肘不抬?是腕肘同样平度的抬,是半臂在空中腕比肘高些有斜度的抬,都只能是随写时的需要而定。比如用筷子,夹自己腕边的小豆,夹桌面中心处的一块肉,还是夹对面桌边处的一块大馒头,当时的办法必然会各有不同。拿筷时手指的活动—夹菜时腕肘的抬法,从来没有用筷夹菜的谱式而人人都会把食品吃到口中。书法上关于指、腕、肘、臂等等问题道理不过如此—按各个人的生理条件,使用习惯—讲求些也无妨碍,但如讲得太死,太绝对,就不合实际了。
 
2. 临帖的范本可以换吗? 

“帖”这里做样本、范本的代称,临学范本不是为和它完全一样,不是要写成为自己手边帖上字的复印本而是以范本为谱子,练熟自已手下的技巧。譬如练钢琴每天对著名曲的谱子弹来练基本功一样。当然初临总要求相似,学会了范本中各方面的方法,运用到自己要写的字句上来,就是临帖的目的。 有了一段稳定的熟练的阶段后的换学其它体是可行的,见异思迁不好,但“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又有何不该?
 
3. 为什么总是临不像? 

 任何人学另一个人的笔迹都不能像,如果一学就像,字字逼真,那么签字在法律上就失效了。临学是为了吸取方法,而不是为造假贴,学习的求“似”,是为方法“准确”。
 
4. 是不是一定要按篆、隶、楷、行、草的顺序来学习? 

有人认为先学好篆书、隶书,才能写好楷书,我们看鸡是从蛋中孵出来的,但没有见过学画的人必先学好画才会画鸡的。
 
5. 每天要写多少字? 

这和每天要吃多少饭的问题一样。每人的食量不同,不能规定完全一致。总在食欲旺盛时吃,消化吸收也很容易。 
 
数量不是功夫,功夫是累积、是准确的累积。练熟了,下笔能准确,便是功夫。如枪打靶,每天盲目的放百粒子弹,不如精心用意、手眼俱准地打一枪。功夫是准确的重复以达到熟练,不是盲目地时间加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