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辽宁乐道汽车租赁有限公司0首付购车 轻松圆您购车梦

联系资料

辽宁乐道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辽宁省 沈阳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24-*******
传真号码:
暂无
联 系 人:
张峻赫
移动电话:
1308*******
电子邮箱:
暂无

网约车转正,沈阳滴滴专车加盟,互联网出行艰难起航!

发布于 2017年01月16日

[摘要]在过去将近半年的时间里,面对网约车新政,无论是网约车平台还是网约车从业者都很难做到不悲不喜,毕竟政策的变动,是互联网出行行业无序发展的一个结果。不过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打开一扇窗,既然无法独善其身,各家网约车平台或许可以借此机会适当放缓狂奔的脚步,重新思考下半场网约车发展的新方向。

                                  网约车转正,沈,互联网出行艰难起航!


        

网约车被招安,滴滴们搬石头砸了众人的脚

多个城市落地的网约车新政看似条款比征求意见稿有些微调,不变的主要有两点,一是车辆性质的转变,二是对司机的严格要求。

就北京而言,网约车司机要经过申请考试合格后才能在运输局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司机至北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车辆使用性质变更为“预约出租客运”,有《车辆登记变更证明》,两证在手后才能合法上岗。

《实施细则》规定,车运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网约车平台公司要合理确定计程计价方式,出具本市出租汽车专用发票,不得有不正当价格行为。


由此不难看出,新政把网约车正式纳入出租车体系,监管趋严,税费提高;未来很可能对网约车长期进行数量控制。网约车和巡游出租车实施错位经营,网约车价格将会明显高于巡游出租车。所有网约车的性质必须变为营运车辆才能参与经营活动;平台是运输服务的提供者,承担承运人责任。这意味着,未来网约车所有运营模式都须按照或比照B2C模式开展。

从最初被提上议程,到如今的板上钉钉的,滴滴等C2C平台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情绪波动如同坐过山车一般,从专车合法化提出时的普天同庆,到户籍、车辆限制时的慷慨激昂,再到如今尘埃落定的强颜欢笑,不免让人唏嘘。滴滴情绪波动完全可以理解,其巨大体量以及C2C平台自身的诸多不确定性,决定了只要政策稍作变动,就可能对其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此次落地的北京、上海新政之所以是目前这个样子,譬如放松了此前对于轴距和排量的限制,不难想象,其中必然是滴滴及其投资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努力争取后,得到的一个折中的结果。但对于京沪这样一线城市而言,“京籍京牌”、“户籍沪牌”保留,对于滴滴无疑也是致命伤,试想一下,如果网约车新政的继续对车辆轴距、排量进行限制,滴滴可能真的要哭瞎了。


网约车市场之所以出现现在的局面,足以说明网约车虚火该降了,说的不客气一点,正是以滴滴为主的C2C网约车们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回首网约车市场这几年,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在以滴滴Uber为主的专车大战的带动下,网约车市场进行了数年的疯狂补贴,滴滴火爆的几年,司机随便跑一跑就每月挣三四万,然而这些神话都是建立在巨额的补贴之上,事实上,从很多人开始租车甚至贷款买车从事网约车时起,滴滴提倡的共享精神已经开始瓦解。黑车借C2C网约车平台顺利转正,但是鱼龙混杂的社会车辆带来的安全问题,最后也成了遏制自己的命门。既然网约车平台里充斥着大量的专职司机,将其纳入平台化运营也就变得没有那么难以理解了。

伪共享经济现身,滴滴或将陷入盈利、估值两难境地

毫无疑问,新政落地对网约车市场会造成很大的冲击,作为互联网出行巨头,滴滴首当其冲。

根据财新之前的报道,滴滴北京注册司机数量为110万,活跃司机数量逾20万,但只有10.7%符合京籍规定;滴滴在上海有40万注册车辆和司机,其中活跃司机和车辆约4-8万,只有不到10%的车辆和司机能够合规。

而新政之前,滴滴曾声称的1330万司机、3亿用户成为泡影。按照滴滴此次官方声明,新政之后,滴滴平台上每天有600多万人次通过拼车和顺风车方式出行。同时,滴滴平台(含优步中国)每天直接为207万司机提供了人均超160元的收入。

网约车的成交量主要依靠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单就目前滴滴给出的上海和北京的数据来看,平台上绝大部分的司机和车辆不符合要求,这会影响滴滴的真实营收。

滴滴平台上的本地户籍司机,要面临牌照问题,而一线城市牌照摇号中签概率非常低,我所认识的本地人,摇号四五年没有中签者大有人在,因此对于大部分北上广本地人想要从事网约车经营,只有租车或租车牌一条路。但一个月几千元的租赁成本,对于补贴急剧减少的网约车司机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即便以京沪体量庞大的私家车为补充,私家车需转换运营资质。每天160元的人均收入无法覆盖私家车投入的运营资质、车检、保险、燃油等成本。这对京沪有接入条件的私家车,难有吸引力。

新政之后,随着大量网约车司机的离场,新进入司机的意兴阑珊,滴滴容易打车、打车便宜的优势将会被严重削弱,由此带来用户体验的下降,不言自明。

而用户需求的下降,会导致司机进一步减少,用户体验更难保障。这样一来C2C出行很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在网约车补贴大战、巨头合并、专车新政此消彼长的讨论声中,另一支新的力量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那就是共享单车。

按照2015年12月滴滴透露给财新的数据,北京快车业务5公里以内订单占比超过50%,这都意味着滴滴平台实际上完全依赖短途需求而维系。如今5公里这部分业务有了新的玩家加入,对于滴滴短途出行会造成一定的挤压。

以上种种因素必然导致滴滴市场份额缩水,滴滴盈利能力本来不明确,市场份额的缩水让滴滴的盈利之路将变得更加艰难。

而滴滴的高估值严重依靠高GMV,不幸的是,以快车为代表的即发性短途需求对滴滴的GMV和估值越来越具有决定性影响,新政后车辆和司机的减少使得滴滴依靠快车等低端产品创造高额GMV的神话难以为继。

滴滴变得和出租车越来越像,这几年靠共享经济的概念激活存量的愿景几乎破灭,这会严重打击投资人的信心,投资人对这种“出行共享经济”的模式的怀疑加剧。滴滴未来也许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