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泰安遇石记玉石制品有限公司

联系资料

泰安遇石记玉石制品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山东省 泰安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4000*******
传真号码:
4000*******
联 系 人:
师秀娜
移动电话:
4000*******
电子邮箱:
***ager@yushiji.net***

最新信息

查看更多>

泰山玉女【遇石记】泰山玉精品加工 品牌加盟连锁 礼品设计研发 批发零售 价格优惠

发布于 2016年03月28日

[摘要]提到泰山神仙,人们首先想到的应是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位女神最早的名字不是叫“碧霞元君”,而是叫“泰山玉女”。

提到泰山神仙,人们首先想到的应是泰山老奶奶——碧霞元君。但人们不一定知道,这位女神最早的名字不是叫“碧霞元君”,而是叫“泰山玉女”。

玉女的名字如何而来呢?原来道教有个传说,说名山之上都有女仙,其肤似玉,美丽无比,故称玉女。而在泰山之上,便有一位这样的女仙,传说她是泰山之神的侍女。宋真宗封禅时,在岱顶水池看到一尊少女石像,便颁发一旨,令从臣将池旁女像易为玉石,雕成后供奉于旧日的处所。宋真宗除了命令宰相王钦若为之致祭,还亲为此像撰写了一篇记文,名之曰《玉女像记》。民间元君崇拜,便由此而诞生。不久泰山之巅便有了奉祀女神的玉女祠——即后来的碧霞祠。到了金元之时渐行于民间,后来,这位玉女的神威不断扩大,至元明之际,她有了一个新的神号——“碧霞元君”。其影响力渐渐超过泰山神,大有取代之势。由于较之泰山正神,碧霞元君身上更具人世情味,因此赢得上至皇室、下至黎庶的尊信。一时出现了“自碧霞宫兴,而世之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的局面。而且随着时代的延进,其神威不断扩展,信众不断增加,影响地域也不断扩大,最终超越了东岳大帝,成为泰山影响最大的神祇。元君庙祀由泰山渐向周边传播,由京师,而北方,而江南,渐成为普及全国的民俗信仰。形成了“南妈祖,北碧霞”的信仰格局。

俗话说:“人凭文书官凭印。” 碧霞元君坐镇泰山,发号施令,也自应有一方神印。于是一方碧霞玉印便在泰山历史上横空而出,这便是著名的“天仙昭鉴”。

清顺治十一年(1654)某日,泰山幽谷之乱石丛中,忽现白光闪烁,时人循光掘石,一颗硕大玉印跃入眼际——其印连纽高四寸八分,重九十六两,玺印正面,镌有“天仙照鉴”四个叠篆。众人认为此当为神异之物,不敢私藏,亟呈献于官府。泰山出玉,一时流播四方,成为灵岳珍闻。

对于此事,著名学者张尔岐在所著《蒿庵闲话》卷五中作了记录:顺治甲午,或於泰山得玉印一,献之官。径四寸许,文曰“天仙昭(同照)鉴”。疑是封元君时物。尝见其摹本。由于“天仙”为元君名号,玺印又出于泰山,“天仙照鉴”乃被世人认定为元君之宝印。

至于玉印之时代,学者诸说不一,有谓汉制,有谓宋制。后世多认为系宋代之物。据清人冯云鹏于《金石索》卷五中云:“‘天仙照鉴’相传为秦时物,案《文献通考》:泰山玉女祠侧有石像,宋真宗东封易以玉,砻石为龛,置旧所。此印当为大中祥符时赐物。”近代学者袁克文《辛丙秘苑》考云:“东岳庙,藏有玉印,方三寸许,高亦如之,经火煅毁,色赤而黯。文曰‘天仙照鉴’。盖道家所用,制作在唐以后,俗谓为汉印谬矣。”

玉印出土后,泰安州官将其庋于岱顶碧霞祠中,敬谨供奉。康熙时大臣张榕端奉旨祀岱,曾亲睹玉印,其在《海岱日记》中记云:抵碧霞元君庙,祭毕,章守(泰安知州章履成)至,启大殿锁钥,出二匣,一金银婴孩十馀枚,元宝二;一碧霞元君之石印径数寸,镂“天仙照鉴”四字。

由于明清时对碧霞元君极度崇奉,视为圣母,自然认为其神印也具有非常灵异,于是登顶香客,纷纷祈请道士钤印于黄表,奉归家中,以求祛病镇邪,保祐平安。清人沈维材在《登岱记》中记称:有印刻玉为之,文曰“天仙照鉴”,或云可以祛邪治病,然官为典守,固不若《五岳真形图》用石摹刻为可易购也。这一玉印信俗,后来还被日本学者涩川玄耳与美国旅行家盖洛,分别记入所著《岱崂杂记》、《中国五岳》中。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到了乾隆五年(1470),碧霞祠突发大火,殿宇宝器一时俱焚。所幸“天仙照鉴”印却历火而未泯。《泰山述记》卷二记云:“祠内传留玉印一颗,方径四寸许,篆刻‘天仙照鉴’四字,不知有自何代,或称宋祥符时,与玉象并造。顶庙灾,为火所炙,损坏一角。”

玉印经历劫难后,为妥善保存,官府改庋于县库中。嘉庆五年(1800),诗人陈文述登泰山时,有感于碧霞玺印这段传奇经历,为赋《天仙照鉴玉印歌》:鬼神守护蛟龙镇,琼云夜冷燕支晕。仙阙双衔玉女碑,神霄争捧天仙印。天仙当日礼昆仑,羽帔云冠第一人。不向鼎湖随法驾,黄花古洞坐修真。功成身跻群仙位,此印何年出天赐?仙心如月照人间,先天篆出清虚字。六庚符佩太元篇,五岳图珍紫绶悬。应有蛾眉司玉牒,绿章印罢夜朝天。劫火昆冈焚不得,依然翠夺芙蓉色。试看沉檀宝匣中,一拳分得仙霞碧。乞得朱文玉一方,灵飞珍重夜焚香。眼前岂独仙凡隔,肘后纶金我未黄。

玉印移存县库后,安然经历八十年,不意至道光元年(1821)因“县库火”,再遭回禄之灾。幸及时抢出,有惊无险。为了避免印文被毁,道光八年(1828)三月,时任泰安知县徐宗干将印文镌之碑石,存于岱庙。此举除能保存原印面貌,同时可供四方棰印摹拓,遂其叩求篆印之愿。

这方玉印碑,除了镌以“泰山玉印文”碑题及“天仙照鉴”篆印外,还缀以徐宗干所撰跋、铭及《玉印考》。徐宗干在《玉印考》对玉印来历提出了新说,认为根据印文上“照鉴”二字,乃是致祭时告神之辞,而非朝廷赐仙之号,故此印应是宋真宗向泰山玉女进呈祝祠时所钤之物,用毕以例埋于土中。后来被人掘得而重现。徐宗干此考举证周密,推进了玉印的研究。
玉印碑镌成后,嵌于岱庙鲁班殿壁,观览者甚众。清同治时人李天隐《甲戌北游日记》卷下中便记录此碑:“延禧之北一室,祠公输子。墙外刻碧霞宫玉印,印文‘天仙照鉴’。疑宋真宗物也,重九十六两。原在山上宫内,历遭回禄未毁,今存县库。”
不过玉印碑也未躲过沧桑之劫,民国时岱庙道院改造,碑遭毁弃,仅存残段,后移嵌于岱庙汉柏院东墙南首上。今残碑高约100厘米,宽56厘米:上半部右角残毁,直角边长各50厘米;下半部左角残毁,直角边长各约15厘米。印文仅存一角,而铭文也残失近半,成为憾事!

清末民初,泰安政局丕变,玉印被移出县库,改交道士奉庋于岱庙。民国三年(1914)袁克文登岱,即见之庙中。后经道士递相传承,至新中国成立前后,归泰山古物保管委员会,今藏泰安市博物馆。今见之印通高6.9厘米,印面边长11.6×11.6厘米,方钮,印面阳文篆刻“天仙照鉴”。元君宝印历经千年劫波之后,完好保存,诚为泰山文物之幸事。而今,“天仙照鉴”又展现在泰山碧玉之上。一方凝聚着泰山灵韵的元君仙印,化身千亿,润泽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