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校园文化建设三大专业机构校园景观雕塑多功能教室学学校VI

联系资料

成都不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28-*******
传真号码:
028-*******
联 系 人:
廖老师
移动电话:
1330*******
电子邮箱:
***anwenhua@163.com***

教育因信息化愈加美丽-信息化让成都教育驶上发展快车道

发布于 2014年03月03日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成都市作为部、省、市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头羊”地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成都市作为部、省、市共建的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头羊”地位。通过实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政策,增加了政府教育投入,提高了学校教学仪器装备标准;打造“三通两平台”、开展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为重点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以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依托名校集团、互动联盟、百校结对、区域合作等路径,开展远程结对互动教学和直播、录播网校教学,使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市)县辐射。信息化让成都教育驶上发展快车道。

带来教学方式变革

音乐课上,教师李东明讲述了《第九十四交响曲》有趣的创作背景后,通过平板电脑将3 个问题发送给学生,让大家带着背景知识和问题聆听这首曲子。每名学生面前都有一部平板电脑,依次听过主题旋律和4 种变奏后,他们通过平板终端发表了自己的感受,如变奏一轻松活泼、变奏二跌宕起伏、变奏三幽默、变奏四恢宏华丽等……

这是去年12 月12 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第17 届教育研讨会上展示的一堂音乐课。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成为一大亮点。而类似的课堂场景在成都市中小学并不鲜见。

金牛区石笋街小学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中以数学问题为导向,借助互动探究软件,探索数学规律。

高新区成都七中初中学校的学生通过电子书包和在线学习平台,提前下载老师下发的学习卡进行预习,利用多种终端完成老师布置的个性化在线作业。

青羊区2012 年10 月牵手台湾科技公司建立了西南地区首个“智慧教室”,并试点推广到7 所中小学。学生在“智慧教室”里能实现课堂多媒体互动、e 化评量与诊断分析,以及无缝导入云教学平台。

彭州市通济小学与成都盐道街小学、彭州九尺小学与龙泉实验小学、成都市泡桐树小学与邛崃市羊安小学等十所城乡学校结对参加了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组织的“远程合作学习”项目,师生们通过项目和网络连接在了一起,真正实现了跨越空间的合作与发展。

都江堰市李冰中学将传统理科实验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开展了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水果电池电压测定、探究声音共鸣等十多个数字化理科探究实验,实现了传统仪器的补充和替代。

锦江区的学道街中学和成师附小万科分校,分别借助moodle 和博客平台等“自媒体”开展特色网络环境课堂教学,学生可以开展网上学习讨论,教师可以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状况及课堂检测结果。

信息化技术不仅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极大创新了学校的育人方式。近年来,成都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在安全教育、家校沟通、学生电子档案和利用校园电视台促进学生发展等方面,构建起了多元育人模式。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的“电子档案”模式便是成功的案例。2006 年,泡桐树小学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上的优势,构建起了学生“电子档案”,实现了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自我提升。

四年级一名男生因为吐字不清、行动不方便,无法握笔写字,因而缺少玩伴,内向孤独,令父母心碎。学校老师与家长一起摸索,从培养他绘画能力入手,帮助他建立自信心和恢复同伴交往圈。同时,利用“学生评价网”设置的“绘画作品专栏”,使之成为他展示的平台,也让更多的同学认识他。这学期期末时,这位孩子的“个人画册”参加了学校的“网络拍卖”。

促进名校资源辐射共享

坐在四年级1 班教室,9 岁的桑登卓玛心情十分激动,她不眨眼地注视着前方电子白板传送过来的成都市实验小学课堂画面。第一次,桑登卓玛感觉大城市并不遥远。

这是2012 年9 月1 日康定县东大街小学的场景,该校当年成为成都市实验小学“植入式”网校成员,师生们可以同步观看到成都名校的课堂。

通过网络手段,把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偏远地区的做法在成都已经非常成熟。2002 年6 月,成都市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基础教育网络学校——成都七中东方闻道网校。2005 年成都七中育才学校参与东方闻道网校;2012 年成都实验小学参与东方闻道网校。

网校依托卫星通讯技术,通过全日制远程直播等方式,将3 所名校的课堂教学全面、完整、实时、系统地向省内外薄弱学校覆盖,实现薄弱学校的学生与名校学生全程异地同堂上课,共享名校课堂教学;薄弱学校教师与名校教师长期、系统地协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截至目前,四川已经有100 余所学校与这3 所名校网络教学,实现了常态化的远程直播教学。云南、贵州、重庆、甘肃、山西等省市共有30 余所学校加入了“异地同堂”的行列。高中直播教学同时在线学生近3 万名,初中录播教学学生5万余名。

2012 年,北师大专家走访四川、云南8 所远端学校实地调研后,感受到远端学校学生在见识、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语言表达等方面不像普通县城的学生,他们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见多识广、能够快速抓住问题的关键、语言组织逻辑清晰且表达流畅。

成都市实验小学网校启动后不到1年时间,就“牵手”65 所甘孜、阿坝、凉山、乐山和绵阳等市州民族地区小学。2个实验班“链接”起了203 个偏远地区学校班级;6 名骨干教师“带动”了500 余名乡村教师;95 名城市学生有了1 万余名远方同学。

不仅偏远山区学生分享到成都优质教育资源,成都市郊区的学生也“近水楼台先得月”,纷纷从中受益。

2010 年初,成都市统筹遴选出六个城区130 所学校与远郊169 所学校深度结对,形成合作互动的发展团队,并在结对学校建设授课教室和听课教室。通过成都教育专网和远程互动技术,初步开展了课堂互动教学、远程教研、培训、评课议课等活动,开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模式。

武侯区棕北中学承担了对口帮扶崇州、新津等县市学校的任务。2010 年,该校建立了2 个远程互动教室,配置了多媒体远程互动系统设备,并将网络直播课编入课表,通过互联网直播优质课堂实况,网络直播课1000 多节,网络互动课60余节。

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教师培训的理念和方式方法急需改变。

《成都市义务教育信息化进展报告2012》也显示,全市各区(市)县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仍有待加强。17%的教师对计算机相关知识技能水平一点不会;认为自己能够熟练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信息技术设备的只有3.9%;39.7%的教师不具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与学习的意识或能力;仅有14.1%的教师能够设计和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43.1%的教师不具备借助信息技术支持专业发展的意识或能力。

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成都市以区县为主体,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师培训方式。

龙泉驿区基于网络建立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实践共同体。它是一种由教师、助学者、专家等角色组成,着眼于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与能力的网络学习型组织。

2012 年9 月,青羊区教师研修网络平台——“喜雨师社”全面投入使用。该平台整合了青羊教育网、青羊教育研培网现有教研培网络资源,实现全区所有教师教研培工作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资源应用。教师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选课学习、上传下载资源、在线交流、参与学科及学校群组研修。

青白江区于2008 年开始施行“青鸟计划”,制订了5 年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完成全区一线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从初级到高级的梯级培训。其中初级能力骨干合格率达95%,居全省之首;中级能力骨干教师合格率为66%,超过了全国水平。

2011 年底,成华区教育局建成了21间微格教学实验室,尝试利用远程互动微格教研的方式实现优质资源辐射、圈层互动联盟,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

金牛区2008年4月建立了教育博客社群,激发了教师的反思激情,提高了反思实效:一方面,博客平台设立专门的“教学反思”栏目,为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提供支持;另一方面,制定激励措施,鼓励老师们在写博客的同时关注和阅读别人的反思文章,并开展博客交流。

现在社会是一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社会,所以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要注重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