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武汉鹤延堂中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联系资料

武汉鹤延堂中医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所在地区:
湖北省 武汉市
公司主页:
暂无
电话号码:
027-*******
传真号码:
027-*******
联 系 人:
张彬
移动电话:
1302*******
电子邮箱:
***2991545@qq.com***

【鹤延堂】你知道吗小朋友有的疾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宝妈们学起来

发布于 2017年07月01日

[摘要]无知的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让孩子远离中药抗生素副作用——不打针、不吃药,针对0-15岁儿童感冒、发烧、咳嗽、便秘、腹泻、厌食、鼻炎、哮喘、呕吐、扁桃体炎、夜啼、遗尿、益智、增高、幼儿湿疹、免疫力差等常见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总店地址:武汉市关山大道关山街保利花园\电话:***\鹤小儿主页:***

你知道吗小朋友有的疾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宝妈们学起来



小朋友无论是在形体结构、生理功能方面还是在病因、病理、疾病种类、病情演变等方面,都与成人有着显著的不同,古人用“纯阳”、“稚阴稚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来概括。简而言之就是:小朋友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勃勃、发育迅速,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同时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朋友患病时,除了通过药物,也可以通过中医推拿来治疗,大部分小朋友治疗效果突出,非常实用。你知道吗小朋友有的疾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宝妈们学起来

一、常用穴位

手部穴位

1、脾、肝、心、肺、肾 除脾外其余为指端螺纹面你知道吗小朋友有的疾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宝妈们学起来

:拇指桡侧缘指尖到指根,只补不清,推拿方向:拇指微屈,拇指尖到指根。

:只清不补(因为小朋友肝、心常有余,肾、肺、脾常不足)

:可清可补。清补:来回推。

可用补脾来代替:因补土生津。

:旋推为补,直推为泄。用拇指桡侧,旋转推动螺纹面。只补不清。

关于手法:向心为补,逆心为泄。双手拇指交替推螺纹面。

2、大肠:食指桡侧到拇指根部。可清可补

补:风寒、脾盛阳虚

清:伤食,食积。

3、板门:大鱼际最高点 功效:健脾消食助运化。

1)揉板门

2)推板门:①板门→腕横纹 止泻

②腕横纹→板门 止呕

4、小天心:大小鱼际交界处 镇静安神,治疗小儿夜啼

①揉小天心

②捣揉:用中指(无名指)指尖或指尖关节扣,依靠腕关节摆动力量。

5、八卦穴(内):内劳宫到小天星距离为半径的圆。

运八卦:半弧形推动,跳开中指根部不运。

6、三关(暖穴):在前臂桡侧,腕横纹→曲池。温阳作用,治疗一切寒证。你知道吗小朋友有的疾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宝妈们学起来

7、天河水:腕横纹中点→肘横纹中点。镇静安神、退热(低热)。

打马过天河:推后用凉水或酒精拍打,边用嘴吹。

8、六腑穴(凉穴):在前臂尺侧,肘横纹→腕横纹。退高热,治疗脏腑实热证,如便秘等。

推3退1,退3推1。(避免过热/凉)

9、膊阳池:相当于大人的支沟穴的位置。作用通便,用弹拨手法。

10、二人上马:在手背,第4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凹陷处,相当于大人中渚穴的位置。作用滋阴。

11、肾顶:小指指尖。作用敛汗。

手法:揉肾顶。

头面部穴位:你知道吗小朋友有的疾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宝妈们学起来

1、外感四法:治疗普通感冒和咳嗽

1)开天门:印堂→神门

2)推坎宫:眉弓上缘→眉弓处

3)揉太阳

4)运耳后高骨:耳后乳突下凹陷处,耳屏对折,耳屏尖下处。

2、迎香穴

3、鼻通穴:鼻翼两旁向下推,治疗过敏性鼻炎、外感。左推右,右推左,可配迎香穴。

4、摩百会

5、地仓、颊车:治疗面瘫、流口水等。

6、攒竹、睛明穴:治疗近视。

7、挟喉穴:胸锁乳突肌内侧缘的起点→终点

治疗扁桃体肿大、声嘶、咽肿等。

胸腹部穴位你知道吗小朋友有的疾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宝妈们学起来

1、 天突:锁骨上窝中央。治疗咳嗽。向下向里揉法。

2、 膻中

手法:推法,天突→膻中或胸骨角,加揉膻中。

治疗咳嗽、气喘、胸闷。

3、 开旋肌:天突下1寸,逐个肋间隙由里向外推至腋前线,为面穴。作用止咳化痰,宽胸理气。

开遍数:从第2肋间开始,每条肋间隙分推10次(根据症状和年龄可适当增减),从胸骨柄推到腋前线。

4、 腹阴阳:12肋弓下缘向两旁分推。健脾消食。

5、 中脘 健脾胃,助消化

手法:推中脘:剑突→脐

点揉中脘

6、 腹穴:面状穴

手法:摩腹。

逆时针为补:脾胃虚弱、泄泻

顺时针为泄:食积、便秘

围脐中摩30下(用手指或掌根)逐渐扩至全腹(掌面50下),再回脐周30下。注意动作轻柔、缓慢,夏天可用推拿粉。

下肢穴位

常用: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涌泉

背部你知道吗小朋友有的疾病可以不用吃药打针,超实用的小儿推拿手法,宝妈们学起来

1、 天柱骨穴:在后颈部,后发际线→大椎

功效:退热、止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如鼻炎、咽炎等。可在夹脊(后正中线旁开0.5寸)推。C2、C3点揉治疗鼻炎。

2、 背俞穴: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

3、 推肩胛:肩胛下角→肩井 温肺止咳化痰

手法:从肩胛下角沿肩胛缘推至肩井穴,亦可从膈腧向上推。

咳嗽时间较长的小孩可触及心腧到肺腧节段的膀胱经粗大。

4、 七节骨穴:

1) 推上七节骨:S5→L4 温阳止泻

2) 推下七节骨:L4→S5 通便

5、 脊柱穴:尾椎→大椎

手法:捏脊 三捏一提 三五七遍

6、 推背:推膀胱经 上→下

二、推拿手法

1、 推法:单方向直线运动,有去无回。一般用手掌、小鱼际或者肘关节推动肌肉组织,使皮肤潮红,为产热量最大的推拿手法。频率为120-160次/分。

2、 揉法:吸定皮肤,向下压力,带动皮下肌肉组织,做环形运动。根据行手法的部位分为指揉、掌揉、大鱼际揉、小鱼际揉、肘揉。小儿背腧穴常用此法。

3、 摩法:作用于表皮,做环形运动。频率较慢,60-80次/分。此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

4、 运法:半弧形推动,推法的一种。

5、 捣法:腕关节带动指尖或指尖关节扣动。

6、 掐法。

推拿时间以20-25分钟为宜。6岁以下推拿手效果较好。